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安装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安装—— pH值对钒吸附效果的影响
结果显示, 在pH为2~9范围内, 纳米铁锰氧化物(MnFe2O4)吸附钒(V5+)的效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MnFe2O4在酸性条件下对钒(V5+)的吸附效率较高, pH=4时吸附率达到大, 为51.94%.这可能是因为MnFe2O4在酸性条件下其表面存在Fe(OH)2+和FeO+或Mn(OH)2+和MnO+吸附中心(田喜强等, 2010), 在酸性条件下(pH>2), 溶液中的钒主要以钒酸根阴离子形式存在, 这时吸附剂表面带正电荷的吸附中心能与V5+产生正负电荷吸附和表面化合作用, 因而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在较低的pH(<2)时, 钒酸盐以VO2+的形式存在, 不能与质子化位点交换(Guzmán et al., 2002).相反, pH较大(>7)时吸附剂表面带负电荷, 不利吸附发生(Hu et al., 2005).这与前人发现的纳米铁酸锰在pH=2时对Cr6+的吸附效果好相一致(田喜强等, 2010b).因此, 后续实验溶液的pH值选择为4.
时间对钒吸附效果的影响
MnFe2O4对钒的吸附呈先快后慢, 后趋平衡的特点.在0.5~6 h内, MnFe2O4对钒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快速升高, 6~24 h内增加平缓, 24 h时吸附量和吸附率达到大值, 分别为15.14 mg·g-1和60.54%.这是由于MnFe2O4吸附位点位于吸附剂外部, 吸附质很容易进入这些活性位点(田喜强等, 2010).随着活性位点逐渐被占据, V5+在表面吸附饱后则向MnFe2O4内部迁移, 该过程是一种比较缓慢过程, 因而减缓了吸附速率.
初始钒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对纳米铁锰氧化物吸附钒过程的拟合效果好, R2值为0.9967, 拟合算出平衡吸附量(qe·cal)与实验值(qe·exp)相差不太.表明纳米铁锰氧化物对钒的吸附是一个包含外部颗粒内部扩散、液膜扩散及表面吸附等的复杂过程.
纳米铁锰氧化物吸附钒的动力学拟合参数
纳米铁锰氧化物吸附钒的过程采用Langmuir模型拟合的效果好, R2>0.99, 大吸附量(qm)为8.873 mg·g-1;其次为Freundlich模型和Temkin模型.这说明纳米铁锰氧化物吸附钒过程属单分子层吸附(Chen et al., 2010).
lnK与1/T呈线性关系, 根据式(4)可求得不同温度下自由能变化ΔG0(kJ·mol-1), 根据线性拟合的斜率和截距能计算出焓变ΔH0(kJ·mol-1)及熵变ΔS0(kJ·mol-1·K-1).由表 3可知, 纳米铁锰氧化物吸附钒过澄?豢赡?Zhang et al., 2014).本试验中纳米铁锰氧化物的ΔG0值范围在0.6812~-1.0468 kJ·mol-1之间, 表明该吸附过程主要为物理吸附且为吸热反应, 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 ΔS0为正值, 表明纳米铁锰氧化物吸附钒酸根是一个熵增的过程, 钒酸根自发到纳米铁锰氧化物上后固-液界面无序度增大.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安装——污水处理技术
1、新型化粪池
工艺流程:分离池 — 腐化池—酸化池—氧化池—排放
该工艺无动力、低能耗、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但是化粪池存在清掏困难、产生恶臭气体和堵塞管道等缺点。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安装——除磷剂使用方法
1 、投加量的确定
除磷剂投加量的确定依据有一下几种因素:原水中磷含量的大小、原水磷含量的种类、设计出水磷含量的大小(出水含磷国家标准)和设计除磷效率(除磷剂投加之后的含磷量)。终投加量的确定要经过小试和中试的实验确定,或是根据同类相似工程的经验值确定后进行中试验证,确保出水达到相关法规要求。
2 、直接投加法
即固体或粉末状的除磷剂不经过稀释而直接投加到水体中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制因素:*要求所加水体的 pH 为酸性环境,*二所加的水体中有搅拌装置,否则除磷效果非常有限,因为除磷剂没有充分与水体接触,就不会充分的与磷发生相关的化学反应。因此这种方法更多的适用于污水处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