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厂废水处理设备一体化
一、 食品厂废水处理设备一体化——概况
生活污水排放为非连续性,水质、水量不均匀,尤其是废水量随季节波动大,水中**物含量高。由于废水含有大量可降解的**物,废水若不经过处理排入水体,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造成水体缺氧,使鱼类和水生动物死亡。废水中的悬浮物沉入河底,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臭气恶化水质,污染水质。生活污水作为大的污染源正在日益受到管理部门的关注,国家和地方部门正在加大力度对该类型的污水进行管理,并针对性地制定严格的控制标准。为了遵照并积极响应环保管理部门的管理及相关环保法规,计划筹建相应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我公司受委托编制该单位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方案。
本着技术成熟、运行稳定可靠切合项目实际、降低运行费用、操作管理简单、总体设计合理的原则,通过对该综合污水的水量、水质及站址特点分析,将填料池通过导管直接与过滤池连接,并在过滤池中设置格栅和滤料,滤料放置在格栅上,以此对从填料池中进行了一级厌氧后的水再进行过滤,使从出水口流出的为无污染的清水。该方式设计合理,无动力,水消耗能源,*日常维修、管理,可以不间断地连续使用。在处理污水的同时注意污泥的处理,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使得该污水处理装置能够达到日处理量为500吨,出水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类三级排放标准。
二、 食品厂废水处理设备一体化——设计依据
1、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2、水污染排放标准GB4426-89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5、其它有关标准及规范
6、提供的水质、水量等基础材料
三、 食品厂废水处理设备一体化——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确保处理出水指标达到规定的排放要求。
2、选择稳定可靠、经济实用及无能耗的处理工艺,无日常运行费用。
3、精心设计,力求使选用的设备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减少二次污染。
4、因地制宜,采用的新材料、新设备。
四、 食品厂废水处理设备一体化——水量、水质及排放标准
1、 水量:由提供资料,污水处理站按500吨/日 设计,共2 套。
2、 原水水质:(按常规生活污水)
l BOD5:≤300mg/L
l CODcr:≤450mg/L
l SS: ≤350mg/L
l NH3-N:≤40mg/L
l PH: 6~9
l 动植物油:≤40mg/L
3、 排放标准:
按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类三级排放标准执行,即:
l BOD5:≤200mg/L
l CODcr:≤300mg/L
l SS: ≤200mg/L
l NH3-N:≤25mg/L
l PH: 6~9
l 动植物油:≤30mg/L
五、 食品厂废水处理设备一体化——设计范围
1、本工程设计范围为污水处理站的进水至出水的全部设备,包括污水处理站的工艺设计、设备制造、安装调试、售后服务等内容。
2、污水由用户直接接入污水处理站,排水管及其它接管以设备外一米处为交接点。
六、 食品厂废水处理设备一体化——处理工艺设计
1、 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格栅→三级厌氧发酵室→三级厌氧腐化室→三级厌氧过滤室→氧化床→沉淀脱硝室→排放
2、 工艺流程说明
污水经格栅去除大颗粒状和纤维状杂质后流入三级厌氧生物处理,整个系统设在地坪以下,污水进入后自动沿系统内特定结构,逐次流经厌氧发酵室、厌氧腐化室、厌氧过滤室和溪流氧化床,进行三级厌氧生物处理和溪流氧化处理。
污水的厌氧生物反应有以下四个阶段:
1、 水解阶段: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固体物质降解为可溶性物质;
2、 酸化阶段:碳水化合物降解为脂肪酸;
3、 退化阶段:**酸和溶解的含氮化合物分解为氨、胺和二氧化碳(CO2)、氮(N2)、甲烷(CH4)、氢(H2)以及少量副产品硫化氢(H2S)、硫醇、粪臭素和吲哚等,这些副产品是带有异味的气体混合物。本系统设排气管(或兼用建筑物雨水下水管),将反应气体导入高空排放。
4、 甲烷化阶段:甲烷菌将**酸转化为沼气。不过,甲烷化阶段主要在较长的厌氧时间内发生,本系统只经过部分甲烷化阶段。
经过四个阶段的厌氧生物反应,污水中的大部分**污染物被厌氧菌去除。后污水流过溪流氧化床,残留在污水中的可溶性(或半溶解性)的**污染物,很容易在溪流氧化床中被好氧菌进一步分解而去除。
3、 工艺流程特点
a、系统运行时无任何形式的能量消耗。
b、系统内不使用任何机电设备,建造成本低。
c、不占用地表面积。
d、无须日常维护管理,一次投资受益。
e、运行成本接近于零。
f、系统的使用寿命与建筑物同龄。
g、无噪声、臭气等二次污染。
h、适用范围大,既适用于小流量、低浓度污水,又适用于大流量、高浓度污水。
i、污泥产生量较少,由于系统内长时间的厌氧硝化,只需每隔三年抽取一次沉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