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方案
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方案一、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概述
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厨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涤用水和冲洗厕所用水,这些用水分散,农村没有任何收集的设施,随着雨水的冲刷,随着地表流入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其中**物含量大是其主要的特点。
二、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设计要求
要求污水经处理后各项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该设备投入使用后即可减少污水排放量,有效减轻环境污染状况,又能充分利用水资源,做到零排放。
三、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原则
1、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和标准;
2、在出水达到处理要求的前提下,做到尽量节省投资,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选择流程灵活、运行管理方便、功能稳定可靠的处理工艺;
4、设计中尽量按功能分区,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力求紧凑。
5、设计中尽量考虑操作自动化,以减少操作工的劳动强度;
6、成分考虑污水处理系统配套的减震、降噪、除臭等措施,消除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四、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设计工艺的选择
1、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艺选择原则
生活污水中**类杂质较多, CODcr 、BOD5均较高,且BOD5/CODcr之值大于0.4,生化性能较好。宜采用以生化为主的工艺处理流程,因污水水量较大,生化处理采用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在进生化装置前,尽可能在预处理阶段将生活污水中飘浮和大颗粒悬浮杂质去除,后进入污水调节池,以防止对污水提升泵造成不利影响。
2、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具体工艺流程
生活废水经化粪池池处理,洗浴废水经毛发收集器处理后与其余污水混合后进入化粪池,经泵提升后流经格栅,除去大颗粒悬浮杂质后进入污水调节池,调节池中污水由提升泵提升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在设备中经过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沉淀等处理过程,出水后进入过滤器,经过滤后消毒,出水达标排用于绿化。一体化设备中沉淀池产生的沉淀污泥通过气提方式输送至一体化设备中的污泥池,污泥在污泥池中浓缩沉降并消化,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与原废水一并重新处理。浓缩污泥定期(半年左右一次)由粪车抽吸外运。
3、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流程解析
①格栅
格栅为固定式,材质为不锈钢网。设粗细两道,用于去除水中大颗料悬浮物和漂浮杂质。
②调节池、提升泵
由于污水水质及水量波动较大,因此要有足够的调节池容量,才能使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水质及水量稳定。
调节池配置潜污泵将废水提升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③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内装组合填料。废水在此池中在水解酸化微生物的作用下,大分子**杂质水解酸化成小分子物质,有利于接触氧化池中好氧菌的分解。
④生化处理
根据前述污水水质水量和排放要求,结合污水特征。本次生化系统将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污泥池、风机房、消毒出水池等部分合成一体,其各部分具有相应功能,部分之间相互连接,较终出水达标,现分别阐述如下:
接触氧化池内配装填料。下部配置曝气器,并用ABS工程塑料管做成曝气系统,曝气系统的气源由专门配置的风机提供。
沉淀池上部设可调出水堰,以调节出水水位;下部设锥形沉淀区和污泥气提装置,气源由风机提供,污泥采用气提方式输送至污泥池。
污泥在污泥池停留时间约为60天。系统沉淀产生的污泥以气提方式排入污泥池,污泥在此浓缩沉降并储存,池底部设曝气管以防污泥厌氧消化产生沼气,并使污泥氧化减少污泥总量;浓缩污泥定期由粪车抽吸外运。污泥池上部设上清液回流装置,使上清液溢流至酸解池。
⑤消毒:最后出水前,用二氧化氯消毒。
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方案设备结构
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包括机架、重力脱水段、压榨段、泥耙、驱动装置、滤带清洗装置、滤带涨紧装置、滤带跟踪及纠偏系统、滤液收集盘及排水管、内部电线及管道等,全部使用耐磨耐腐蚀材料,确保设备长时间稳定运行。
1、污泥混合及给料装置。由污泥混合罐或静态混合器与给料两部分组成。物料与絮凝剂经混合充分反应后流至给料斗在给料斗将物料平铺于浓缩机的滤带上。
2、涨紧装置。涨紧装置的作用是由上、下张紧辊和张紧气缸、调压表阀等组成。滤带张力可在50—78N/cm范围内进行调整。上、下滤带张力可分别调压。
3、传动装置。本机型滤带传动采用摆线针轮和电磁调速电机联合调速。进行人工控制调速带行走速度为1—10米/分,正常速度一般为2—3米/分。
4、调偏装置。调偏装置有调偏辊和校正气缸、调压表、阀及滤带校正控阀等组成。
5、过滤压榨装置。过滤压榨装置由上、下滤带、重力脱水段、 “ S”形压榨段等组成。“S”形压榨段由若干个不同直径脱水辊筒组成,在滤带张力作用下,使之做“S”形的包绕挤压,辊筒直径由大逐渐变小,形成一定的压强梯度,使之污泥受到由压强逐渐变大的压榨过程。